2025赛季中超重燃战火,外援就位,是回归理性还是另有隐情?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0日 11:22

中超外援全部就位 飞机大炮变回小米加步枪

中超外援理性消费_2025中超球员转会_中超外援转会费下降

新浪体育讯02月20日10:57

关注

中超外援转会费下降_2025中超球员转会_中超外援理性消费

2025年2月22日,中超联赛新赛季即将开赛,赛事将持续至11月22日结束,全程共设30轮,共计240场比赛,参赛的16支队伍将在此过程中为冠军头衔或各自追求的目标而战。

早些时候,中超外援的知名度和市场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不过随着资金热潮退去,联赛重新变得冷静,如今在征召外援方面,情形已大不相同,不少人觉得,如今引进的球员,已经从昔日的高端大牌,变成了普通水平的选手。

各队引援情况:顶级俱乐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整个休战期间,众多实力强劲的俱乐部在人员配置上做了不少努力,等到中超冬季引援通道结束,所有中超队伍的外籍球员都发生了变化,整体转会开支将近一千万欧元。

俗话说,落魄的骆驼也比马强。目前,在冬季窗外的投资方面,资金主要流向上海海港、北京国安、上海申花、山东泰山这些顶尖的俱乐部。

失去了奥斯卡和巴尔加斯之后,上海海港在冬季转会期签下了维塔尔、加布里埃尔和莱昂纳多这三位外籍球员,分别花费了95万欧元、一笔未透露的金额和130万欧元,三人的总引进费用达到了225万欧元,这一投入规模刷新了中超俱乐部在冬窗期间针对外援的支出纪录。

北京国安花费190万欧元,购入大阪钢巴的中场达万,该球员因此成为中超冬窗转会的最高价球员。

这对比中超过去动辄千万欧元转会身价来说,甚至不及十分之一。

塞尔吉尼奥在长春亚泰踢了五年球,他现在是自由球员,已经加入北京国安队了,国安还签下了标王达万,这两笔外援的花费加起来,国安在中超外援引进上的总支出只比上海海港少,在中超俱乐部里排第二位。

出乎意料的是天津津门虎位列前三,他们花费125万欧元引进球员,在冬季引援资金排名中位列前三位。

山东泰山队这个冬季窗口只购入了两个外籍球员,一位是巴西出身的马德鲁加,他以76万2千欧元的价格加盟,另一位是巴西籍中后卫卡扎尔,球队以19万1千欧元的租借代价将其招致麾下,两项开支合计大约95万3千欧元。与此同时,在上一个赛季与联赛冠军擦肩而过的上海申花,则只在冬季窗口引进了一名前锋米内罗,其转会代价为95万欧元。

新赛季中超各队大体上还是遵循注重性价比的方针,绝大多数新外援的转会费都没有超过100万欧元,中超的外援交易领域已经步入了更为理智的购买阶段。

流转趋向理性化:免费外援占比近半

新赛季中超联赛中,外籍球员的引入几乎过半采用无薪方式,球员在不同俱乐部之间的调动成为冬季转会市场的主要现象。

现中超身家位列第二的莱昂纳多(400万欧元),还有即将加入中国籍的中场塞尔吉尼奥,这两名顶级外援都在联赛内部进行转会。

过去那个“金元时代”里,中超联赛中,外籍球员的调动,以转会费高达1500万欧元以上的埃尔克森作为典型。

但现在,中超顶级外援的内部流转价格也趋向理性化。

新赛季中超联赛中,升班马是冬窗期间内外援调整的最大赢家,国安队前中卫特拉奥雷、玉昆队中场拉布亚德,还有申花队锋线猛将马莱莱,他们全都转会到了大连英博队。

南通支云的伊萨·卡隆转会到了成都蓉城,青岛海牛重新征用了上个夏天租借的席尔瓦。

去年沧州雄狮未能按时支付薪水,奥斯卡因此长期没有稳定工作,最终加入了云南玉昆队,与此同时,云南玉昆队还招来了去年夏天刚离开中超的前武汉三镇队的外籍前锋佩德罗·恩里克。

除此之外,新赛季中超外援的市场身价也同样值得关注。

中超外援理性消费_2025中超球员转会_中超外援转会费下降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新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共有34名外籍球员的转会费超过100万欧元,这些球员分散在13支不同的俱乐部。

中超身价排行榜第一的位置由山东泰山队的外援克雷桑(450万欧元)稳固持有,海港俱乐部新签约的莱昂纳多(400万欧元)位列第二,第三名是浙江队以80万欧元价格购入的布彭扎(330万欧元)。

俱乐部方面了解到,上海海港的五名外援中,有四人转会费超过一百万欧元,加起来达到了九百五十万欧元。因此,这支队伍在新赛季的外援费用方面,以及引进外援的整体花费上,都成为了领头羊。

奥斯卡与巴尔加斯离开后,上港队的整体水平估计会有所降低,同时武磊又因为受伤无法参加比赛,新赛季的新外援能否继续保持去年的进攻表现,是整个赛季备受关注的问题。

归化依旧幸存 港台球员数量创历史新高

经历了黄金岁月的考验之后,当前的中超联赛深陷困境之中,众多中超队伍在邻近几个赛季的财政支持都相当有限,时常出现五名外籍球员都无法组建完整阵容的情况。

当前市场状况很不景气,新赛季中超引进外籍球员时,各俱乐部开始关注来自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球员。

新赛季中超联赛里,港台籍参赛选手总人数为十二名,当中香港注册球员有九位,台湾注册球员有三位,这些选手分散在超过百分之七十五的俱乐部当中,这一数据创下了中超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冬窗新加盟中超球队的港台球员就有3人,全部是香港球员。

他们当中有香港和法国血统的前锋李小恒,他效力于山东泰山队;还有左翼后卫孙铭谦,来自天津津门虎俱乐部;以及担任进攻型中场位置的黄皓隽,现效力于青岛海牛队。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新赛季的十二名现役中超港台地区球员,他们的站位涵盖了攻防两端以及中场,倘若再添一名门将,便足以组建一支齐整的队伍,这充分彰显了港台球员在联赛中的发展空间和实际作用。

中国足球以往的引援尝试效果不佳,但那些依靠资金投入带来的球员,至今仍然在中超联赛中活跃着。

北京国安和云南玉昆对于塞尔吉尼奥等归化球员的部署逐渐清晰,同时,侯永永、德尔加多、李可、杨明洋等人也备受关注,此外,申花俱乐部还吸纳了斯洛文尼亚血统的中锋王汉龙。

各队引外援趋势:延续性价比 主打“省钱”

2025赛季的中超联赛,继续贯彻了近些年来的节省开支策略,各俱乐部在挑选外援时表现得更为审慎,并且更加看重投入产出比。

廉价的“经济型”选手变成众多队伍争相引进的对象,吸纳这类选手有助于节约开支,还可以增强队伍的综合水平。

俱乐部意图有效管理转会开销,着重借助球员交易,吸纳与队伍需求匹配的选手。

当前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缺少了顶级球员的参与,但广大足球爱好者,可能更欣赏水平相当的较量,而非因经济实力差距巨大而产生的极端比分。

中超联赛的外援征召方式正慢慢变得愈发完善和稳固,这也让那些名气一般却实力出众的球员在中国实现足球理想有了更多可能。

外援的转会费普遍降低,球员的国籍构成愈发丰富,兼顾竞技水平和成长空间正变成中超各队引进外援的主要考量因素。

新赛季展望:收支平衡为负 寒冬依旧未过

到2月19日午夜时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冬季引援期宣告结束,根据相关数据平台的记录,整个引援时段内共有235名球员离开原有俱乐部,264名球员加盟新东家。有16家俱乐部在此期间投入了相当数额的货币资金。

这就意味着2024年中超联赛冬窗的收支平衡为-欧元。

就收支情况而言,中超联赛目前仍处在低迷阶段,虽然作为职业联赛球迷网,中超的各支球队拥有相当的市场影响力,但它们依然普遍面临收支失衡的问题。

武汉三镇在上赛季中超联赛中捧杯,如今却面临经营难题。与此同时,沧州雄狮在上一个赛季未能获得参赛资格,是中超历史上唯一撤出的球队,实在令人遗憾。

新赛季,虽然负担减轻了很多,不过许多团队大概还是会有不少财务难题。

上一篇
穆里尼奥再回本菲卡,欧冠舞台重燃希望,新起点新机遇?

下一篇
2025年中甲冬窗今日关闭,广州队球员去向成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