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08:23
西甲联赛第31轮,备受瞩目的西班牙国家德比即将上演,巴塞罗那将在诺坎普主场迎战皇家马德里。这场比赛恰逢国际比赛周刚结束,又碰上南美2018世界杯预选赛,巴萨因为有很多南美球员,受FIFA比赛安排的影响明显超过皇马。基于这个明显情况,巴萨主帅恩里克在战术上主动调整,梅西的位置从右路改到中路,队形也从433变成了菱形442,目的是加强中场的控球能力,并且有意控制比赛节奏。皇马教练组,首次以主帅身份执教的齐达内,在中场首发阵容中,没有安排伊斯科或罗德里格斯,而是启用了纯粹的防守型中卫卡塞米罗,在战术层面,齐达内既不采取完全的高位压迫策略,也不选择固守本方半场进行区域防守,而是在本方中场3/4区域,加强防守部署,缩小防守范围,以此限制巴萨的控球和推进能力,具体部署情况,请参考图1
图1中可见,双方在中圈区域聚集众多球员,中场对抗十分激烈,相关统计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
巴萨控球能力比较突出,因此皇马刻意收缩防守!比赛主要在皇马控制的中场区域展开。恩里克执掌巴萨教鞭以来,球队的进攻打法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像瓜迪奥拉时代那样一味追求中路控球,而是采用连线式打法,层层叠叠地施压对方防线,现在巴萨的进攻虽然依然重视控球,但相比以往更加擅长从中场转移到两翼,由梅西和内马尔领衔的边路小组负责发动控球型攻势,其他队员则通过无球跑动来扯动对手防线,针对巴萨这些战术特点,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皇马在本场比赛中的成功之处。
如图3—图5所示,巴萨在前场展开攻势时,皇马的防守布局在433、451、4141之间灵活转换,队形的轮廓始终清晰可见,并未因巴萨阵中球员的移动而变得模糊;三条防线始终保持紧密排列,大大限制了巴萨持球突破的路线,同时总能抓住机会,对巴萨的关键控球者实施包夹和阻碍,以此割裂巴萨中场与前锋之间的配合。
巴萨的球被推到外侧区域时,皇马的边防球员立刻上前拦截,边路突击手返防,邻近中场位置的人也跟着调整位置,共同构成三角或四角形的防守阵型,以此迫使巴萨将球回传到他们自己的后部地带。
皇马的防守布局对球员的防守位置有着极为严格的规范,特别要指出的是开场上场的巴西中场卡西米罗,他担任着防守的核心角色,正是凭借他出色的位置选择和补位能力,使得皇马的防守体系运转十分顺畅。比賽结束后,他获得了本队仅次于进球的C罗的次高评分。在防守遏制巴萨的攻势,同时皇马在进攻端主要采取快速反击的策略。
这场比赛两队都集中在中场施压,后防区域出现了不少空隙,双方经常使用高空球攻击对方空档,显然皇家马德里在这方面的运用更加老练。如图8所见,皇马中卫断球后,高球传向锋线三叉戟,此举运用了反越位策略,贝尔与C罗佯攻,巴萨后卫立刻触发越位陷阱,导致巴萨防线变得较为单薄,缺乏纵深配置,此时本泽马从中路突破,迫使巴萨后卫线退防,与此同时,皇马后场的两名边后卫和两名中场球员迅速前压。这种前压打法迫使巴萨中场和前场球员迅速收缩防线,严重透支了他们的体能储备。
图9展现了皇马实施快速反击的又一种方式,当中场成功断球后,具备出色向前传球能力的莫德里奇与克罗斯便接管了进攻,皇马运用了两种具体打法,第一种是前锋与边路球员同时前压,由中场核心直接将球传给他们,第二种是前锋中有一人回撤接应,将球传回给前插的中场球员,随后由前插的莫德里奇或克罗斯再将球分配给继续前冲的前锋或边路球员。这三种攻势手段都强调迅速,一旦无法取得成效就立刻转为快速防守,以压缩对方msn的反击余地。
通过对比球员平均分布图和比赛时基础位置图,可以看出马塞洛,卡瓦哈尔,贝尔的位置明显靠前,这说明他们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回防插上动作的频率很高。
这种迅猛的攻势打法极大地消耗了巴塞罗那队员的体力储备,促使皇马在比赛后半程扭转了局势,巴塞罗那同样尝试高空球进攻,但未能像皇马那样娴熟,苏亚雷斯多次落入对方设置的越位圈套,巴萨后场插上进攻的锐气也不及皇马,msn由于体力透支,未能充分把握住这个空档。
巴萨与皇马在本场比赛中的传球数据差距明显,前者传球次数达到685次,是后者的两倍以上,传球精准度高达90%至80%之间,这为巴萨赢得了66.5%的控球权,同时也占据了场上的优势,但在射门次数方面,两队各射出14次,机会创造数也以10-10的比分持平这些数据反映出,巴萨虽然占据了场面上的主动,但在制造实际威胁方面和皇马的差距并不明显,因为未能有效干扰对方的防守部署,导致对方能够组织出有威胁的反击,这极大地消耗了己方球员的体力,下半场后期,正是由于体力不支,使得后防线出现了较多空档,最终被皇马抓住机会赢得了比赛。
图13展现了巴萨此次进攻的典型场景,中场四人配合频繁进行回传和转移,苏亚雷斯与内马尔不时回撤提供支援,帮助球队掌控了多数控球权,巴萨当前的进攻主要依赖两侧边路,偶尔从中路渗透,梅西固定在中场位置,右路的拉基蒂奇以及偶尔移至右路的苏亚雷斯,未能给后插上专家阿尔维斯创造突破机会,左路由内马尔和伊涅斯塔组成的进攻组合遭到严密防守,未能形成有效突破(如图13所示,内马尔还被迫到右路寻找机会),左翼卫阿尔巴也基本没有深入进攻。两侧突击无法形成配合,这造成本赛季经常出现的巴萨两名外卫在底线进行传中和倒三角配合的情况几乎消失,中路小禁区内抢点次数也为零。
巴萨皇马传球区域图
巴萨两边卫传球路线图
巴萨射门区域图
边路进攻停滞,无法创造纵深,梅西凭借个人能力和内马尔、苏亚雷斯的策应,在中场区域捕捉到几次得分良机,但在皇马密集防守球员的阻碍下,始终未能转化为进球。 尽管在前场难以取得突破,但巴萨后防线在消耗大量体能后,表现依然稳固,双方对抗一直紧绷。 并且在比赛第56分钟,通过角球机会取得领先,暂时领先皇马。
皇马在落后的情况下,率先发起了前场压制,比赛由此变得开放起来,巴萨和皇马都获得了更多的进攻机会,关键在于谁能抓住稍纵即逝的良机,而最终把握住机会的是皇马,成功将比分扳平。在比分重燃战火之后,恩里克的战术部署出现了调整,伊涅斯塔的站位向中路收缩,与梅西形成了更紧密的配合,当拉基蒂奇领到一张黄牌之后,球队用图兰进行了换人,目的是进一步加强中路的协作,试图彻底撕裂皇马的防线。这一步确实起到了作用,图兰的策动让梅西和苏亚雷斯获得了更大的活动空间,苏亚雷斯紧接着就制造了拉莫斯的越位犯规,导致对方队长累计两张黄牌被罚下。
然而巴萨的体能已经到了极限,尽管他们把阵型向前移动,并且更靠近中路,但在皇马整体向前逼抢时,他们没能掌握球权,反而因为向上施压露出了后防的空隙,最终皇马得到了多次射门机会,并扳平了比分
皇马客场以2比1击败巴萨,这个比分或许对两支球队都有利。本赛季表现不佳的皇马仅以欧冠为目标,战胜宿敌能提升球队士气。巴萨自三月初以来状态下滑,虽然保持不败已39场,但本赛季踢赛次数最多,需要调整心态争取更好成绩。
对于未来
皇马:齐达内
齐达内在此次对决中展现了非凡能力,球队防线展现出滴水不漏的表现,当战局打成平手之际,他敏锐地察觉到巴萨队员体力渐显疲态,随即部署全队加强攻势,并派遣何塞替换本泽马,这一决策堪称画龙点睛之笔,直接促使皇马在比赛的收尾阶段完全掌控局面,最终反败为胜,考虑到这是在诺坎普球场进行,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齐祖自上任以来,球队表现起伏不定,既能大胜实力较弱的对手,也能与实力较弱的对手战平,关于他经验不足的批评声从未停止。这场比赛中,无论是在战术运用上,还是在现场调度方面,齐祖都有出色的表现,期待这场比赛之后,信心倍增的齐祖能更加成熟,带领皇马走向成功。
巴萨:图兰
图兰在马德里是关键的进攻发起者,他身材虽小但控球能力极强,经常能和队友完成精妙的传球配合,马竞的进攻节奏也由他来掌控。因为非常欣赏图兰,认为他符合自己的战术体系并且能注入新活力,恩里克决定将他带到球队。这次作为替补出场,图兰为队友创造了更多的进攻机会,他在中前场的串联也更加流畅。然而,受限于停赛,他为巴萨效力仅三个月多,因而大部分时间用于适应球队,从图兰此前登场表现观察,他多数回传给中场和后卫稳妥的球球迷网,极少像在马竞时那样尝试直塞或斜传,这反映出他尚未完全融入,巴萨的中前场曾造就多位巨星,也有不少巨星在此黯然失色,与瓜迪奥拉执教时相比,如今巴萨更直接的战术风格,或有利于图兰的融入或许在赛季末段,你就能看到一个更加出彩的图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