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4日 08:45
2002年,6月27日。
北京建国门CNN设在此地的新闻点,其狭小的工作室内,举行了一场特殊活动,即NBA历史上首次在境外单独设立会场进行的球员选拔仪式。
出席的嘉宾包括姚明本人,他的双亲,当时中国男篮的主教练王非,以及负责篮球赛事播报的徐济成先生。
那天,在远在大洋对岸的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NBA的负责人大卫-斯特恩,凭借他十分独特的嗓音,向全球发表声明:
在2002年NBA选秀的首轮第一顺位,来自中国的姚明被选中,这令人瞩目!
电视机前的王非,青涩的姚明,方凤娣,姚志源击掌庆祝。
一晃,整整20年了。
二十年光阴荏苒,姚明如今已不复当年身披红衣的魁梧模样,而是被时光侵蚀得如同残阳暮景。
那些曾经为买《篮球先锋报》攒钱的人,下课立刻赶回家或者去网吧,还有课间十分钟总围着诺基亚手机看文字直播火箭比赛的一群球迷,如今也都发福了。
那个时期,姚明的任何一场竞赛,都吸引无数中国观众专注观看,只要CCTV5转播休斯顿火箭队比赛,各高校中午的食堂,总是挤满了人。
十多年以前,诸如“姚鲨对决”、“姚麦搭档”、“中国德比”之类的说法,在各类传统及新兴的传播平台上频繁出现,那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
如今的同窗,已经感受不到那种一个集体为一支队伍加油鼓劲的情景了,那种与众不同的认同感。
如今之所以要追忆往昔,首先是因为姚明荣膺状元位置二十周年的这个时间点,确实容易勾起人们的思绪,其次是因为当下中国的新星们,正在向NBA发起挑战。
这一切,王治郅是开创者,大姚,肯定是领路人,也是成就最高的人。
回想起来,国内球员能入选次轮,已属难得,若能在NBA荣膺状元,那确实令人惊叹,难以言喻。
尤其是放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和社会背景:
新千年伊始,中国成功争取奥运会主办权、顺利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我们仿佛一个初醒的孩童,慢慢睁开双眼,茫然地注视着周遭的天地。
在2002年6月27日这一天,一位来自上海的著名运动员,最终被选中作为首位选手,这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别人状元,扛起的或许是一座城,而姚明,代表的是一个国家。
说到这,先给年轻的兄弟们说一些小数据或故事:
虽然说时代不一样了,CBA联赛的整体水平一直在发展进步。
然而大姚初次征战NBA时,他在CBA赛场上的表现是场均得到32分、19个篮板以及4.8次盖帽,在总决赛期间的数据则是场均41.2分、21个篮板、3次助攻、2.5次抢断和3.2次盖帽,这便是何为绝对掌控力!
早先大姚在2001年本来有机会加入选秀队伍,不过上海队当时开出的条件实在太过分,他只能先协助球队赢得联赛冠军,之后才有机会。
这一过程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牵涉到政策层面,牵涉到经济因素,还包括众多细则。不同于当今的年轻球员,他们拥有众多前往海外发展的机遇。
经过一番周折,姚明总算获得了上海队和篮协的同意,随后前往NBA进行短期试训,但这次机会非常有限,因为他需要参加国家队的比赛。
大卫-斯特恩获知此事后,联盟组织了统一训练营,地点设在芝加哥。当年参加NBA的共有29支队伍(当时尚未成立山猫队),最终有28支球队的球员参与了选拔。
没到场的球迷网,其实是那个对大姚有兴趣的王朝队伍洛杉矶湖人队,那个队里当时有奥尼尔,并且选秀权也不好,确实没理由来。
看完训练之后,火箭队的总经理道森表示:
“如果我们能得到状元签,会认真考虑选择姚明。”
那个时期的球探资料指出,姚明反应速度极快,跑动能力非常突出,具备出色的封盖技巧,是一名头脑灵活的防守型选手,能够从六米距离外出手,甚至能在三分线区域投球,在遭遇协防时,他同样是一名优秀的助攻球员。
在劣势方面,抢篮板能力突出,不过尚待提升,身体力量偏弱,实战经验欠缺,还得继续钻研。
从事后来看,这些说得都超级对。
事实上,在试训开展之前,姚明在国际赛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声望,18岁那一年,也就是1998年,他在训练营中以优越表现击败了2001年的榜眼球员泰森-钱德勒。
多年以后,姚明回忆:“我不是翻旧账,我可以随便打他!”
悉尼奥运会所展现出的才能,赛后有记者询问:"是否有资格参加NBA比赛?"
姚明只坚定地回答了一个字:“有!”
他竟是首个未在美国高中或大学篮球比赛中亮相,却荣登NBA状元秀宝座的球员。
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的讨论:
中国男篮何时能涌现另一位姚明,或者类似他这样的顶级球员。
我个人不认为,大姚假如进入NBA,他的选秀顺位大概会在第十八位左右,尽管他的天赋程度,依然属于顶尖行列。
我们不能只单纯地觉得现在是小球时代,他可能适应不了。
假如个人才干足够优秀,不论处在哪个年代,均能取得卓越成就。
其次,若认为高大锋芒的大姚行动迟缓,那是一种误解,因为他体格魁梧的原因,移动速度也受到了影响。
第三,姚明当时很少尝试三分球,不过他的投篮技巧却十分娴熟,完全没有影响。
任何具备精湛技术的中锋球员,在球员排序时都不会处于靠后的位置,不论是在哪个时期的NBA联赛中。
第五点,也是我最欣赏大姚的一个方面在于,他具备顶尖运动员应有的品质:坚韧不拔,勇于竞争。
他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改进。起初,他在对抗方面表现得不够强,但后来他能够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去面对奥尼尔。
三十一岁选择离开赛场,确实令人惋惜。然而,按照姚明的观点,这并非遗憾,因为他从不虚度任何光阴。
二零一一年,姚明结束了他的篮球生涯,在确认运动员生涯就此画上句点后,他透露了一个个人心愿,那就是终于能够随心所欲地享用炸鸡了。
多种优秀特质集合一身,包括非凡的才能、出色的沟通技巧和极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共同造就了篮球界成就卓著的亚洲球员姚明。
未来某个时刻,也许会有人功绩超越姚明,然而他仍是那个时代的无可替代者。
这篇文稿构思耗费了不少时间,思绪中浮现了许多往事片段:姚明那标志性的勾手和远投,他转身过人的精彩瞬间,斯台普斯中心更衣室他受伤时的场景,还有球队被爵士和小牛淘汰后,大家失落沮丧的模样。
所以,特别留恋十多年前从电视里传来的那个声音,那是我珍藏的喜悦:
那时候我尚是学子,对于他们口中的那个名字,究竟是指姚明,还是形容情况糟糕,实在难以分辨,常常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