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4日 19:36
2023年4月2日,依照北京时区计算,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即NBA,与该联盟的球员工会NBPA共同披露,双方已就一项新的劳资合约达成基本共识。
新协议目前正待球员和俱乐部管理者确认,计划在下个赛季开始后正式实施,合同持续七年期限。原先的劳资条款是在2017年签署的,原定于2023至2024赛季结束时终止。
ESPN披露,这项新协议经由NBA总裁亚当·萧华与球员工会执行董事等人士协商达成,双方还商定了协议的其他条款。
球队的管理活动方面,最新修订的劳动契约订立了许多条款,目的是约束组织的开销,意图防止某些机构凭借巨额资金打造出的顶尖队伍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近些年,每年通常有大约三支队伍需要缴纳顶级的奢侈税费用。NBA组织觉得,目前的惩罚性奢侈税机制并没有有效约束某些财力雄厚的俱乐部的开支行为,并且期望新的政策制度能为联赛竞争环境提供更多均衡性。
一方面,NBA联盟在奢侈税门槛上又设一限——超过1750万美元的球队将面临诸多约束,例如禁止在交易中动用资金,不能运用小额中产特例,不允许以买断形式签约,也不能交换未来第七年及往后的首轮选秀权等。
这种情况下,收入过高的“顶级阵容”,不仅必须支付额外税款,而且团队几乎无法借助买卖球员或新签合同来增强实力。
另有一面,依照新条约的规则,运动员同本俱乐部续签的契约收益上限由120分提升到140分,受限自由球员的资质标价也增长了十分之一,进行匹配的契约时限由四十八小时压缩为二十四小时。
这些新规有助于母队稳固关键球员的归属,进而能在某些层面阻碍明星球员转投其他队伍并集结队友。
新协议中的条款除了对实力强劲的俱乐部加以约束外,还包含多项措施用以支持实力较弱的俱乐部,诸如适度提高中产特例合同的薪资涨幅,同时扩大双向合同的使用范围等。这样一来,规模较小的俱乐部便能够获得更多的签约资源,从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其余方面,这项新的劳动合同明确指出,只有那些在常规赛中上场次数达到或超过六十五次的选手,才有资格角逐诸如年度最佳球员(MVP)、全明星阵容、常规赛最佳第六人等荣誉。
当前,围绕增强对抗性这一核心目标,最新签订的合同推行了赛事机制调整,季度性竞技赛事由此诞生。
季中赛预计十一月份启动,届时八支队伍将进行单场淘汰,半决赛和决赛均安排在无归属场地进行,获胜队伍的每位成员能领到五十万美元的奖励。
11月的NBA赛事,处在赛季启动和圣诞大战之间的相对平淡阶段,季中赛被视为能够为联赛注入活力的关键时期。
实际上,这并不是近年来NBA联盟在赛制上的第一次尝新。
2020至2021年期间,NBA首次设立了附加赛机制,依据规定,在常规赛结束后,各赛区中位列第七至第十位的球队需要相互竞技,以便最终产生四个季后赛的参赛资格。
当时,依据ESPN的报道,洛杉矶湖人主场迎战金州勇士的季后赛,创下了2019年至今的收视记录,平均有560万人观看,最高峰时观看人数达到了610万。
参照尼尔森的统计,本赛季前半段,NBA在美国通过电视转播吸引的观众平均为160万人,即便在假期里,单场比赛的收视人数也仅稳定在431万人左右。
依照NBA理事会早前的决定,附加赛自2022-2023赛季开始,已确定为常规赛的固定组成部分。因此,每个赛季会相应增加6场较量,参与其中的球队能够借助此安排提升日常收入。
无论是指附加赛事还是季中赛事球迷网,这些比赛都将作为NBA用来提升媒体版权价值的工具。
NBA在2016年达成的媒体授权协议,预计到2024至2025赛季收官时将告一段落,该协议整体估算达250亿美元规模。针对下一阶段的授权条款,NBA期望将协议总额推升至750亿美元。